讲白了,电竞这门生意,最不值钱的就是情怀,最值钱的永远是冠军。
当TES把IG三比一送走,把Rookie进世界赛的念想彻底掐灭时,社交媒体上经典的哭丧环节又开始了。一边是“青春结束了”,一边是“意难平”,好像一个老将的落寞,是什么天大的悲剧。
但这事儿吧,你得换个角度看。Rookie的又一次倒在世界赛门前,对LPL,对观众,甚至对他自己,可能都不是一件坏事。
它更像是一次市场的自然出清,一次对“情怀泡沫”的精准爆破。
一
首先你得明白,职业赛场,本质上是一个极度残忍的绩效考核系统。
这里不看你曾经多牛逼,不看你拿过多少冠军,更不看你有多少粉丝天天哭着喊着“哥哥别退役”。它只看你现在,此时此刻,能不能赢。
赢不了,你就没有价值。
残酷吗?特别残酷。但这就是竞技体育的底层逻辑,也是它魅力的来源。
你看老外们的评论,其实比我们清醒得多,也恶毒得多。什么“Rookie的退役之战”、“他看起来已经放弃了”、“每次快进世界赛时他就这样”。
这些话难听,但你很难说它全无道理。
当一个选手,连续五年在季后赛这种高压局里打不出应有的表现,年年常规赛重拳出击,一到关键时刻就化身“被诅咒的人”,这就不是运气问题了。
这就是实力和心态的综合滑坡,是身体机能和求胜欲望的双重衰减。
这就好比一家曾经开遍全国的网红餐厅,当年排队三小时都吃不上。但现在呢?菜品十年不变,服务员比顾客还拽,价格还死贵。老食客们偶尔会去吃一次,不是因为它多好吃,纯粹是为了怀念一下当年和朋友排队的傻逼时光。
Rookie和IG现在给人的感觉,就有点这个味儿。
人们追捧的,究竟是2024年的这个Rookie,还是活在记忆里那个意气风发的S8冠军中单?
很多人自己都分不清了。
而这场3-1,就是市场用一记响亮的耳光告诉你:别做梦了,大人,时代变了。那家老餐厅,真的不行了。
二
其次,我们要聊聊那个让所有人都看不懂的“中单璐璐”。
这手BP,简直就是IG整个赛季的缩影:拧巴、混乱,且充满了行为艺术。
我能理解教练组想打四保一的思路,想让Ahn的泽丽再次上演奇迹。但问题是,你得看看对面是谁。对面是TES,是369,是Creme,是一群操作怪。
你选个璐璐中单,等于直接告诉对面:“来,我的中路是提款机,我的野区是公共厕所,你们随便来,千万别客气。”
这是一种战术上的自杀。
(插一句,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一种高深的办公室政治,教练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管理层或者选手的不满,当然,这纯属阴谋论。)
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?
是团队的战术储备和选手英雄池,已经跟不上版本的迭代和对手的进化了。当所有强队都在卷中野的对抗强度,都在拼前期的节奏时,你还抱着一套“璐璐保ADC”的古董战术,妄图一招鲜吃遍天。
这不叫复古,这叫刻舟求剑。
这就好比诺基亚的高管,在iPhone4发布会上,还在骄傲地展示他们的新款手机有多耐摔。
方向都错了,再努力还有什么用?
老外辣评:“LCK的拉姆斯辅助,LPL的璐璐中单。不知道FNC会给我带来什么惊喜。”
你看,连吃瓜群众都看懂了,这套东西在最高强度的舞台上,就是个笑话。IG的管理层和教练组,如果连这点都看不明白,那他们被淘汰,真的是一点都不冤。我是说,这事儿真的、真的很不应该发生在一个冲世界赛的队伍身上。
三
再进一步说,Rookie的这次失败,也撕下了一块遮羞布,那就是“老将价值”的真相。
我们总喜欢神话老将,觉得他们经验丰富,心态稳定,是队伍的定海神神针。
但我们常常忽略一个事实:经验,有时候也是一种负担。
当一个选手打了近十年职业,他的操作习惯、游戏理解、甚至是对线博弈的肌肉记忆,都已经固化了。他很难再像年轻选手那样,去毫无负担地吸收新东西,去玩那些花里胡哨但版本强势的英雄。
更要命的是,失败的经验,会累积成心魔。
为什么Rookie一到冒泡赛就拉胯?为什么Gala一见阿卡丽就PTSD?
因为他们在同样的地方,用同样的方式,摔倒了太多次。这种心理阴影,会让你在关键时刻,不敢操作,不敢决策,最终变成一个“最被动的选手”。
你以为的“稳健”,在对手眼里,其实是“懦弱”。
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年轻的天才,他们操作拉满,思想奔放,他们不怕输,因为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重来。
而老将呢?他们输不起。
这种“输不起”的心态,会让他们在比赛里变得畏首畏尾,打法趋于保守,最终被那些光脚的年轻人乱拳打死。
所以,别再吹什么“家有一老如有一宝”了。
在电竞这个吃青春饭的行业里,一个队伍真正的宝藏,永远是那个敢打敢拼、眼里冒着火的年轻人。
TES为什么能赢?因为他们虽然也有老将,但整个队伍的攻击性和侵略性,明显高出IG一个档次。他们更想赢,也更敢操作。
说真的,这事儿就这么简单。
四
最后,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现实。
Rookie的时代,可能真的过去了。
就像当年我们告别微笑,告别Uzi一样,现在轮到了Rookie。
这不是谁的错,这就是自然规律。就像再牛逼的iPhone,用个三五年也得卡,也得换电池。选手的职业生涯,也是有保质期的。
过了保质期,还能不能打,可以。但想再回到巅峰,去和那些18、19岁的小怪物们争夺最高的荣誉?
概率无限趋近于零。
那些还在争论“Rookie和Faker谁更强”的人,可以歇歇了。Faker之所以是神,不仅因为他巅峰期足够长,更因为他在生涯末期,依然能完成自我进化,找到赢比赛的方式。而Rookie,从最近几年的表现看……他似乎已经失去了这种能力。
所以,当海外论坛上出现“Rookie赶紧退役吧”这种言论时,我们不必急着愤怒。
这或许不是一种恶毒的诅咒,而是一种清醒的建议。
在最高光的时刻转身,留给世界一个完美的背影,是一种传奇。
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,耗尽自己最后的光环和体面,直到被所有人厌倦……则是另一种悲剧。
我当然希望Rookie能继续打下去,毕竟谁不爱看老兵不死的故事呢?但这终究只是我们观众的一厢情愿。
真正的决定权,在他自己手里。
只是希望他能明白,有时候,承认自己不行了,比假装自己还行,需要更大的勇气。
而市场,永远只尊重勇者,而不是演员。
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,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,欢迎批评指正,我们将严肃对待。
晶顶网配资-金色配资门户网-正规配资炒股平台网址-配资官网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